作为一个常年泡在书堆里的阅读爱好者,发现「流书」这款app时简直像挖到了宝藏。市面上大多数笔记工具都在卷会议记录、待办清单这些办公场景,而它却专注解决读书人最头疼的摘抄难题——电子书长按复制总跳转广告?实体书手抄金句抄到手腕酸?上周读的精彩段落藏在哪个笔记里?这些痛点都被它用「拍照秒转书摘+灵感批注+书籍分组」的组合拳巧妙化解。尤其喜欢它的社交设计,去年在《百年孤独》的魔幻现实主义书摘下,竟和一位阿根廷文学教授聊出了跨国笔友。现在每次打开app,书桌功能里整整齐齐码着「心理学」「科幻」「诗词」不同分组的读书笔记,比实体书架还让人有成就感。

五大核心功能
1.「灵感捕手」
独创的段落批注系统,在摘抄原文下方自动生成「灵感便签」区。去年读《人类简史》时,边摘抄"小麦驯化人类"的颠覆性观点,边记录下联想到的现代农业反思,三个月后竟整理成了一篇社科论文的雏形;
2.「实体书救星」
实测对着泛黄的《红楼梦》拍下"满纸荒唐言"段落,OCR识别准确率超95%,连古籍竖排文字都能智能转为可编辑文本。更惊喜的是自动匹配书籍封面和ISBN信息,再不用手动输入书名作者;
3.「读书社交圈」
在余华《活着》的书摘评论区,遇到位用插画解读悲剧内核的美院学生。现在我们会定期互推书单,这种以文会友的体验,是普通读书软件给不了的;
4.「美学分享」
上周分享的《小王子》书摘,自动生成星空背景+手写字体样式,发朋友圈后引来二十多个求同款app的留言。支持自定义水印和排版,文艺青年必备;
5.「离线书库」
地铁通勤时突然想起《三体》的黑暗森林理论,没网络也能快速调出相关笔记。2.6.0版本新增的本地缓存,让碎片化阅读真正不受限制。
资深书虫实测
对比测试过七款同类产品,流书在「纸质书数字化」这个场景堪称碾压。用某笔记app拍《追风筝的人》要手动调整识别框,而流书能智能定位段落区域,连波斯语原版都能识别。更难得的是没有强制订阅机制,基础功能完全免费,高级账户仅针对云存储空间收费,吃相比某些大厂优雅太多。
版本进化史
v2.6.0版本
新增的书桌模块像给每本书发了"座位号",我的386条笔记终于不再杂乱堆砌。特别点赞「时间胶囊」功能,能按阅读时间轴回溯三年前写下的《白夜行》短评,当时稚嫩的推理现在看竟别有滋味。
如果你也受够了在通用笔记软件里大海捞针,不妨来当百下载站带走这款读书人的专属灵感助手。毕竟,好的阅读体验就该像重庆火锅——原文是鲜香毛肚,批注是自制蘸料,最后熬出一锅属于自己的思想浓汤。
应用截图
(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)
0条评论